6 |7 w+ ^2 ^; G4 v" H; d: S, U* h 现在,这个村邻里和睦,治安良好。村民们打鱼挖沙,幸福生活。他们说,由于大家团结和睦,小偷也不敢来他们村造次。 t0 R' V# z, \2 E `% s s. _- d" L w
从山村到近海* _; A! l6 v/ [4 j+ n
9 v8 k3 T5 w; P* t# \2 K 良好风气在传承! f+ L. x9 O q
' J% s7 }) F2 M6 p. k 从偏僻山村的“十姐妹”,到沿江近海村屯的“十兄弟”;从第一任“大哥”、“大姐”到第二任、第三任……一种良好的风气在传承。更难能可贵的是,“十姐妹”坚持了近30年,“十兄弟”助人也已经11年了。对此,许存方这样解释:因为村民们都很享受这种和谐、平安的氛围,这种温馨的感觉,让大家有维护它的热情。9 R/ D+ C4 L1 K0 [$ ]7 Y M
, k" o/ c1 p6 X! z* J0 t- f2 C
记者从防城港市防城区宣传部门了解到,“十姐妹”确实在当地树起了一个很好的典型。这些可亲、可学的姐妹起到了“点明一盏灯,照亮一大片”的功效。在“十姐妹”的带动下,各类先进群体陆续创建,“十兄弟”只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支而已。 6 P/ g {0 g. q" v% r0 C) b! z5 t: y& I: s1 M J' a% V, z+ M# w
由于名气大了,“十兄弟”经常要接受各种各样的采访。记者问许存方是否会有点烦,是否会希望好事做得低调些。他说,如果这能弘扬一种正气,他们欢迎采访——就像当年他们得知“十姐妹”的事迹,并决定向她们学习一样。“现在有人感叹社会风气没有以前好了,人的道德感差了。作为个人,我们首先保证自己做得好,村里的风气好,然后再尽可能把这种精神辐射到周边村屯、甚至更远的地方去。” 5 a/ p0 R; K* h& G! p& ]& X3 s7 }& ]' A
“十兄弟”的“十”,已经成了一个精神概念——事实上这个小组的成员已经不止十人,就连刚刚离开校园的“90后”年轻人,也已经自愿成为其中的一员。作者: 送葬者 时间: 2014-10-1 18:51
{:可怜:} 作者: 飞翔的小胖胖 时间: 2014-10-2 10:37
{什么} 作者: 雪千寻 时间: 2014-10-26 15:25
楼猪V5啊 / }" J m& e4 W( F* 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