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henghenglu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

社区广播台

查看: 14271|回复: 2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有话要说] 器官捐献与文化的冲突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4-8-1 12:28:34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 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我国有望年内实现申领驾照时进行器官捐献意愿登记。届时,居民在申领驾照时将对万一遇到车祸等意外情况死亡后,是否愿意捐献自己的器官以及捐献何种器官作出选择(4月25日《重庆晚报》)。
: e0 x" ?; n$ m3 [" _
+ f1 K; V* G" k# D  根据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,我国每年大约发生50万起车祸,其中死亡人数约10万人。而据报道说,我国目前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每年大概有150万人,其中只有约1万人能够做上手术。这也就是说,在车祸死亡人员当中,只要有1/10做了登记,就可以使器官移植的数字翻上一番,无疑,这样一个登记系统的建立,当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。! [# G4 w% X. a7 k% l9 }

# X9 U. `) n: L4 |5 E- }8 T5 Y  不过,对这样一个规定,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,我却保持高度怀疑的态度。我担心,很可能,绝大多数申领驾照的人,会把这张“遇到车祸等意外情况死亡”后捐献器官的登记表格视为不祥之物,避之唯恐不及,甚至连看都不愿意看一眼,更不要说是主动登记了。: s7 y! r7 Z" k

/ t+ M. I) q7 m7 ?7 W8 b6 A) |  为什么会这样呢?原因很简单,因为这样的登记系统,虽然出发点非常好,但却犯了中国传统的避讳文化的大忌。因为“死”虽然是一种不可避免、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,但在古代,人们对自然现象和自然力不能理解,所以就产生了恐惧心里,逐渐发展成避讳文化,把不吉利的词语同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,认为人要是听到不吉利的词语,似将会遇到各种厄运。这种心理的实质,仍然是语言灵力观的反映,好像语言有灵力左右人的命运和时代的变化。
& x. g5 `; b: x  L) c
/ G; W5 }1 @. C9 ?  这种避讳心理尽管没有科学根据,但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,我们在制定政策和进行各种经济社会活动时,如果能够适应这个现实,则会比较顺利,如果无视这个现实,甚至和这个现实迎面相撞,就会遇到各种挫折。河南前些年新发现了一个风景优美的游览区,一开始根据主峰的形态取名为“石人山”,但这个名称在南方语系的发音中,极易被读成“死人山”,因此这个景区一度门可罗雀,后来管理部门将景区的名称改为“尧山”,游客才渐渐多了起来。1 z6 o5 H: n- `( x# o# [. n; {; h# S
1 _4 u( s2 s6 P; k
  建立申领驾照时的器官捐献意愿登记系统,出发点是好的。但在避讳文化的大背景下,可能会被申领人视为某种不吉利的预兆,而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。很少网友无保留地支持这一规定,就预示了这一规定的前景。
+ O4 }% _  |& \& S. j" n- l$ {: }$ E- P- P! P, v: m) K
  当然,移风易俗是应该的,不过这需要时间,也需要精英阶层作出表率,我想,假如各级领导干部能够在申领驾照时率先进行这样的登记,肯定会对这一规定的落实,产生比较好的推动作用。郭松民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
沙发
发表于 2014-9-18 21:44:30 | 只看该作者
  [狂哭] 好帖
板凳
发表于 2014-9-14 23:16:46 | 只看该作者
{围观}
地板
发表于 2014-8-13 03:10:19 | 只看该作者
{围观}
5#
发表于 2014-9-27 18:01:19 | 只看该作者
{不要} {吓到} {喷血}  
6#
发表于 2014-9-24 08:35:39 | 只看该作者
@,@..是什么意思呀?{你牛}  
7#
发表于 2014-9-2 12:54:17 | 只看该作者
{你牛}
8#
发表于 2014-10-5 14:44:28 | 只看该作者
顶.支持,路过.....[伤心] [大哭] [救命]   
9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9-2 10:59:29 | 只看该作者
{围观}
10#
发表于 2014-9-1 10:44:02 | 只看该作者
{抓狂}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